
風把我推回正軌:把低潮變成指南針的一個小故事
下班的那晚,我又說了句「沒事啦」。
其實胸口像被綁緊一樣。主管臨時加會、案子卡關、回家只想發呆滑手機。女友問我怎麼了,我笑笑:「真的沒事。」結果夜裡三點,我在黑暗裡睜著眼,腦袋像壞掉的洗衣機,一直轉。
1|那顆「說不出口」的未爆彈

隔天便利商店排隊,我在玻璃裡看到一張很累的臉。
朋友傳訊息:「你不是沒事,你只是不會說。」
她丟給我一份簡單的做法——先把情緒叫出名字,再講需要,然後設界線,必要時先離開現場。她說:「這不是逞強,是讓自己有空氣。」
2|我試著開口(第一次很笨拙)

那週會議又超時兩小時。以前的我會吞下去,回家爆炸。
這次我深吸一口氣,照著小抄念:
- 事實:今天會議比原訂多兩小時。
- 感受:我有點焦慮,心跳快。
- 需要:我需要可預期的時間安排。
- 請求:下次若要延長,可否提前 30 分鐘告知?今天我先做到 6:30。
房間安靜了三秒。主管點點頭:「好,下次提前說。」那一刻我才知道——成熟不是硬撐,是清楚。
3|14 天裡,工作上我做了這些小事

- 第 1–3 天:每天寫一句「我現在的情緒是__,我需要__」。
- 第 4–7 天:回家前先傳訊息:「我需要 30 分鐘安靜,之後再聊今天。」衝突少了一半。
- 第 8–10 天:列出兩條界線:超時要事前告知;私人時間不臨時改。
- 第 11–14 天:睡前寫三件感謝+一件完成的小事。沒想到,睡著變快了。
4|我不再當別人的「壓抑者」

以前我靠冷處理換平靜;現在我學會聽、回述、一起找方案。
跟女友約好:吵起來時先喊暫停 10 分鐘,再回到同一題。結果我們更常笑了,週末也安排了期待很久的小旅行。
5|低潮沒有消失,但我有了方向

壓力還是會來,案子還是會卡,但我不再天天演「沒事的人」。
當我願意命名情緒、說出需要、拉起界線、必要時暫離,生活像被風推了一把——不是把我吹倒,而是把我推回正軌。
① 情緒溝通四步驟(口袋卡)
步驟 | 句型(可直接套用) | 範例 | 何時用 |
---|---|---|---|
命名情緒 | 我感到__。 | 我感到焦慮、心跳快。 | 先讓自己與他人知道你現在的狀態 |
說出需要 | 我需要__。 | 我需要可預期的時間安排。 | 把「想被滿足的事」說清楚 |
設界線 | 若__發生,我會__。 | 若要延長,請提前 30 分鐘告知;今天我先到 6:30。 | 保護能量與秩序 |
暫離充電 | 我先__,等一下再回來談。 | 我先深呼吸/散步 10 分鐘,再回來談。 | 情緒飆升或環境不利時 |
結語
低潮不是你做得不夠,而是情緒長期被壓住、需求沒被聽見。
用四步驟「命名情緒→說出需要→設界線→必要時暫離」,把混亂化成可合作的語言;再以日常小儀式(感謝清單、每週深度學習、完成清單)養成穩定內在。
當你願意看見自己、守住界線,關係更清楚、工作更有效率,低潮就會從黑洞變成指引,帶你回到能量與專注的軌道。
把低潮化成行動,從今天的第一句「我訊息」開始
需要一個清楚的帶路人?我們把方法做成可落地的練習:情緒命名清單、界線句型與示範。
報名實作課(含作業回饋) 購買精讀書(附可列印練習)若你正處於高風險狀態(自傷念頭/重度失眠),請立即聯絡專業人員與緊急協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