▍什麼是「低潮期」?它到底藏著什麼提醒?
大家都會有低潮的時候,有時候是工作卡關,有時候是感情、家庭、甚至是人際關係。但我後來才懂,人生的低潮常常是讓你「看清人性」的機會。尤其當你最脆弱的時候,誰還留在你身邊?誰只剩言語安慰?

在那些日子,我才發現:「你以為的好朋友,不見得真心;你以為會一直支持你的人,也可能最先離開。」
▍誰才是你生命中真正的「好夥伴」?

真正的好夥伴,不一定天天陪你,但一定在你需要時出現。他們懂得尊重你的情緒,也不會讓你成為情緒垃圾桶。他們願意等你說完,卻不急著給建議。
📌 延伸閱讀:【從卡關到突破】當你學會溝通,人生的答案就會出現
▍不是每個人都能陪你走下去:我的親身案例
還記得我剛開始自我探索的那一年,我總以為我最要好的那幾個朋友,會給我最多支持。但我錯了。當我改變、開始為自己說話的時候,有人開始說我「變了」、「不再好相處」。
那時我超懷疑自己,是不是太自我。但後來我懂了:我只是開始活得比較真實而已。
▍學會界線,才不會一直內耗

我們常說要「善解人意」,但從沒學過要「善待自己」。人際的界線不是拒絕別人,而是保護自己。你越懂得設限,才越不會在關係裡消耗殆盡。
舉例:當朋友總是跟你抱怨卻不願改變,那你該做的不是一直聽下去,而是勇敢說出:「我可能無法再這樣支持你。」
▍別把自己的存在建立在別人身上

當你很在意某段關係是不是還「像以前一樣」,那其實已經在消耗你了。每個人成長的方向不同,有些人是過客,有些人是旅伴。
而你最該做的,是不讓別人情緒成為你的風向球。
▍真正的「幫助」,不是幫你做完,而是陪你長大

那些真正支持你的人,不會代替你做決定,而是會陪你分析、陪你哭、甚至陪你跌倒。但最終,他們也會讓你自己站起來。
✨ 你可能會感興趣!👉看清誰是真朋友:我在這堂課學到的人際分辨術,讓我不再受傷
▍如何面對人際上的挫敗感?三種實用做法
▎簡單型:設定「距離感」,先保護好自己
先從「不回馬上訊息」、「不過度解釋」開始,留一點空間給自己,慢慢讓對方理解,你不再是好用的情緒提款機。
▎快速型:從情緒裡跳出來,用第三人角度看
想像你是你朋友,會怎麼建議你自己?有時候跳脫視角,看事情更清楚。
▎最有效型:認賠殺出,重新選隊友
不是每段關係都要修補,有些該放的,就該放。你離開後才會遇到更適合的「新隊友」。
✨ 你可能也想看 👉有效時間管理技巧:打造更自由高效的生活法則
▍失敗教訓:曾經我也太依賴別人,後果是?

我以前很怕失去朋友,哪怕他們常讓我不開心。直到我因為迎合別人而失去了自我,才痛定思痛。
學會獨處,是我重新長出力量的第一步。
▍那些讓人更強大的友情,其實都不是「隨便好」
強大的友情,是彼此懂界線、願意成長、也願意尊重彼此的步調。
真正的朋友,不是那個每天找你的人,而是那個在你最需要時,默默撐住你的人。
📌 比較表格:消耗型 vs 支持型人際關係
指標 | 消耗型關係 | 支持型關係 |
---|---|---|
對話模式 | 常抱怨、無限重複 | 有問題也能轉向解法 |
感受 | 講完話很累 | 講完話有被理解的感覺 |
是否能接受界線 | 不行,會情緒勒索 | 可以,甚至提醒你多照顧自己 |
是否支持成長 | 批評你改變 | 鼓勵你變得更好 |
📌 常見問答
📌 本文總結
如果你正在經歷關係的低潮,請記得:這不是你的問題,而是你正在進化。人生沒有永遠的同路人,但你可以成為自己最強的夥伴。
從今天起,不再勉強、不再討好、不再小心翼翼。你值得被理解,更值得一段平衡的、讓你越來越好的關係。
想學會照顧自己的人際界線?
《人生不再有低潮》不只是情緒調適的課程知識,更是讓你辨識「誰值得留,誰該放手」的指引。如果你也正在學會斷捨離、想好好照顧自己,這篇你不能錯過。台南市北區文賢路572巷25號 · 歡迎預約來聊聊